日前,外地游客楊莉入住涇源縣賓館,發現房間配送的是當地產的瓶裝礦泉水;逛超市時又發現了當地產的蜂蜜水。涇源縣享有“寧夏綠肺”“高原水塔”之美譽,經過科學規劃與開發,該縣將山泉水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引擎。
在寧夏眾天蜂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,經洗瓶、灌水、灌蜜、上蓋、打碼、貼標等程序,泉水與蜂蜜完美結合,一瓶瓶蜂蜜水由此誕生。“我們投資650萬元新建了這條生產線,4月中旬投產,一年可產1000萬瓶。”公司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李劍南介紹,投產以來,山東臨沂、陜西西安等地的訂單不斷。
寧夏珍好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也有一條“甜蜜”的生產線,去年蜂蜜水銷售額達百萬元,并帶動當地蜂蜜銷售。在寧夏六盤源實業有限公司全自動生產線上,同樣的山泉水通過灌裝設備注入瓶中。“我們的礦泉水每升含鍶0.25毫克,已獲得國家應急物資生產資質。”公司副總經理伍計紅稱,公司于2022年落戶園區,現生產能力達到年產345萬桶礦泉水和1728萬瓶礦泉水,帶動20余名當地群眾就業。
這幾家企業都坐落在涇源縣臥龍山腳下的輕工產業園內。相關負責人表示,園區精心規劃了水資源利用體系,并引入臥龍山泉水,企業可根據各自工藝需求對水質進行差異化處理,從而大幅提升水資源利用率。
涇源縣已建成山泉水加工企業3家,年產9000萬瓶瓶裝水和650萬桶天然飲用水,年產值達1000萬元。今年3月新建的另一個山泉水開發利用項目,將建設“吹灌旋一體化生產線”2條,分別為3.6萬瓶/小時瓶裝水生產線和2000桶/小時桶裝水生產線,預計8月投產。
“涇源縣堅持‘四水四定’原則,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。我們不再單純賣水,而是提供從水源到生產線的增值方案,讓每滴水都在產業鏈里實現價值最大化。”涇源縣水務局工作人員介紹。(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陳永峰 師越)